猜你喜歡
更多>鋪天罩地的秋雨過去,成都獨立書店以破竹的氣勢,迅速綻開了花,它們以智做高度,以膽做速度,從無到有,從這里飛向那里,像五鰭齊振的大魚逆流潛行。
時間回到4月8日,“2023成都獨立書店市集”活動現(xiàn)場,我們曾以主題“今日不垮絲—為了讓書店活下去,他們能有多努力”為引,與書店老板們聊了聊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殘酷現(xiàn)實里各展拳腳盡最大努力與能耐將書店持續(xù)、健康地運營下去。
回顧《成都獨立書店,憑什么能活?》
(資料圖片)
彼時,一葦書坊主理人阿俊坦言,快四歲的一葦將迎來全新的改造。更早的2月,屋頂上的櫻園主理人熊燕在官方微信號發(fā)出《公告| 尋找40+合作伙伴,全面升級屋頂上的櫻園 》,宣告櫻園在進入第九個年頭之時,也將迎來一次包含餐廳、花園、書店等多版塊的改造升級。6月,浮于野主理人劉大風(fēng)決定:合并浮于野安居店和春熙店,將詩與小說合體,完成書店的完整形態(tài)。
這樣,成都獨立書店,有了齊齊邁向“2.0”的勢態(tài)。
正當(dāng),我們等待“成都獨立書店2.0”,究竟會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樣貌再次出現(xiàn)。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幾個月時間里,沒成想晚讀書店洋仔7月底通過《一家叫晚讀的書店決定告別大源》的文章,以雷電之勢宣告關(guān)店,近一個禮拜后,又以霹靂之勢落地玉林蓓蕾社區(qū),擠入“成都獨立書店2.0”的行列。我們感到驚訝之余,也添了幾分驚喜——至少晚讀還在。
眨眼間,已經(jīng)過去一段時間了。進擊后的書店們,變成了什么樣?這才是我們最關(guān)心的。
屋頂上的櫻園
“終于可以靠顏值吃飯了?!?/p>
2019年夏天,第一次正式跟屋頂上的櫻園合作因為三行詩活動,后面陸續(xù)因為方方面面走進櫻園,咖啡、餐廳、櫻園書店,每一次都在解鎖她的不同側(cè)面,報道過這里的餐桌、活動、從櫻園走出去的樂隊,還有櫻園書店架子上的簽名書作者,去年,還圍觀了櫻園8歲生日線上馬拉松。
今年,屋頂上的櫻園依然在玉龍街37號大樓的屋頂之上。但是,走進,翻天覆地的變化,著實讓人連連感嘆。暗香隱隱浮動在空氣里,那是來自櫻園花園植物的提煉、凝聚,自窗外隨性地飄進飄出。
屋頂上的櫻園,這座被稱為“成都最文藝的餐廳”(其實也是書店)4月底閉店歷經(jīng)3個月改造后,終于開門了!咖啡館、餐廳、花園、書店各版塊進行了徹底的、完全的改造,劃分更明確,動線更清晰。原來分享空間以及餐廳的整面玻璃被拆掉了,肉眼可見地增加了許許多多可開關(guān)的窗戶,使得各個空間的光線更為明亮,空氣恣意流動起來。
比較難得的是,櫻園依然保留了花園,這次改造是基于原來花園的格局以及植物種類進行再造、再植,讓熊燕覺得可惜的是,給老顧客留下印象的蘆葦叢,在花草移植過程里被工人叔叔誤清除了。
負責(zé)本次花園改造的王玲,又在水池邊種下了一叢矮蘆葦,以彌補大家記憶里的那一掰缺口。
說回書店,櫻園以新的姿態(tài)開辟出了一方書店空間,預(yù)計能容納超過10000冊圖書,告別了過去擁擠的大書架,用兩層樓安穩(wěn)攬住關(guān)于書的夢。一樓三面墻是書架,書籍按照文學(xué)、藝術(shù)等歸類,文學(xué)里再拆分中國古典文學(xué)、西方文學(xué)、詩歌等,以及“告別·死亡”“坂本龍一的書單”。提及櫻園,歷來離不開吃,因此,看見美食單元不會詫異。二樓完全屬于兩張長桌,方便大家不受打擾地辦公、學(xué)習(xí)。
·屋頂上的櫻園書店
不能不提兩叢推薦書籍,這些書單來自不同專業(yè)背景愛讀書朋友的推薦。熊燕坦言,自己是有熱情做書店的人,關(guān)于書店,她有很多的想法,所以,專門請各界朋友參與櫻園書店的共創(chuàng),每人推薦最少10本、最多30本好書,用“打平伙”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書店夢想。
入選的書凡賣出一本書,就有12%的銷售額給到這位共創(chuàng)伙伴的櫻園專有賬戶,每月一結(jié),還有其他額外權(quán)益。不得不說,這超有吸引力。于是,我們在櫻園書店看見了何雨珈、李昊、蔣三妹、王小貝等的書單,與大家交換著另一種閱讀視角。
書店還增設(shè)了二手書寄售,有伙伴拎著大袋子,裝了50本書來。“其中大多數(shù)沒有拆,我退了46本,大概保留了5本?!?/p>
雖然是寄售二手書,依然以人文社科為主,在品相、品質(zhì)上,櫻園書店并不會含糊、打折。如果你要送書去櫻園,建議先發(fā)照片給書店的工作人員,免得白跑白拿。
·改造后的屋頂上的櫻園餐廳
至于,改造后的餐廳,這里就暫時不透露了,還是原話——地覆天翻,熟悉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帶上嘴巴、眼睛、鼻子和耳朵,嘗嘗、看看、聞聞、聽聽,你就知道了。
對了,吳為作品展“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正在屋頂上的櫻園展出,她的新書也將交付印刷,小都的提示也只能給到這里了。
Q1:為什么會忽然升級櫻園?
熊燕:因為櫻園開到今年第九年了,確實已經(jīng)破損不堪,好多地方基礎(chǔ)設(shè)施可能客人不會特別注意,比如大面積的漏水,有的地板一補再補依然一踏就陷下去。有很多安全隱患,做得心里特別不踏實。
這家店是直接接手別人的,我們從來沒有徹底改造過,有大量本來屬于營業(yè)空間的地方是閑置的,也覺得特別浪費。
另外,年初我找到一位總經(jīng)理,愿意來負責(zé)整個店的運營,他很有餐飲管理經(jīng)驗,他所具備的這一切我都沒有。他有一個直觀的要求——必須改造,如果不改造,他也沒有辦法把櫻園做起來。所以,就下定決心改造。
Q2:改造前有沒有事先的預(yù)想?包括具體過程里有沒有遇到難點?
熊燕:改造就想要好用。具體怎么樣好用,就全部交給專業(yè)團隊來,櫻園的獨立書店+花園餐廳,這兩個主體功能不變?yōu)榍疤?/strong>。
其中也涉及到好多老客人的一些擔(dān)心。聽說櫻園要改造,大家集中兩個問題:第一,掛香腸的地方還有嗎?第二,水泥臺還在嗎?這兩點都保留了,所以,我對設(shè)計師沒有更多具體的要求,都交給專業(yè)團隊做。
整個建筑的設(shè)計是李燁,他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建筑設(shè)計師,他對櫻園有比較強烈的認同,是以合作伙伴的方式參與改造。
最開始,我們在這里做櫻園,是因為有戶外空間,我們也種了很多花和草,所以櫻園一直處于天然自然的狀態(tài),但是顯得有點雜亂。這次是我姐熊英的花友王玲負責(zé),既保持了櫻園相對野生的狀態(tài),又比以前更有序。
我們不是做了一個轟轟烈烈的眾籌,眾籌時估算了下應(yīng)該超過100萬,但是,實際應(yīng)該籌了140萬,肯定是不夠的。最后的決算還沒出來,花費肯定超了200萬,因為整個店完全徹底——包括所有地磚都打掉重來,樹木、花草拔了再移栽,真的是再造了一個櫻園。
坦白說,籌錢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之前,我還給新請的總經(jīng)理說,如果只籌到50萬怎么辦?他說,那就先改花園。確實,我對改造完全沒有概念,我以為錢夠,錢完全不夠。
對我來說,有心理壓力是籌到錢后討論改造方案的階段。紙上方案看著沒有太多說服力,逐漸成型改造出來,再加上廚師團隊試了幾次菜,就覺得不管最后結(jié)果怎樣,改造都非常有必要。我個人非常滿意現(xiàn)階段性的成果。不管花多少錢,這錢都值得。
Q3:經(jīng)過升級,櫻園前后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熊燕:終于像一個書店了!不像以前每次大家來,我們指著這排書架說自己是一個書店?,F(xiàn)在,不用再給人解釋、強調(diào)櫻園是一個書店。
Q4:書店內(nèi)容比例增加了,盈利模式有什么樣的調(diào)整?
熊燕:還是必須靠餐飲。不過,書店本身有了收入,書店就是這樣。我有天發(fā)朋友圈說“一旦像書店就有人來買書”,當(dāng)然,這個現(xiàn)象在我們剛開時會更明顯。到目前,櫻園正好運營了5個星期,至少前20天幾乎每天有人來買書。
Q5:改造裝修花費很多,有沒有預(yù)期什么時候盈利?
熊燕:我沒有預(yù)期。我從來不算賬,算賬不是我的強項。反過來,以前25塊的茶位費微調(diào)到28塊,以前餐標(biāo)是80至100塊,現(xiàn)在,還是希望超過100塊。因為確實投入更大,又有極高的運營成本,團隊是以前至少兩倍以上,廚房有10多個人,總共30個人左右。的確,成本增加了,但是,品質(zhì)也比以前更好。我們盡最大努力做好生意,就是這樣。
Q6:“吃”一直是櫻園的特色。現(xiàn)在,有哪些推薦菜?
熊燕:煳辣雞、鮮椒腰片,這些都在。我們新菜品豆腐、鴿子挺好吃的,我很喜歡涼菜里的龍須菜,它用的鮮椒豆瓣醬是我們自己做的,另外我覺得所有的魚都做得很好,湯也不錯,問題是只有一種。廚師長做西餐出身,出餐的餐品形式上更漂亮,讓人有愿意拍照的欲望。
*喜歡的一處角落:
書店,然后花園。我可能是店里來得最早的人,早上進門第一件事就是把窗戶打開,門打開,就坐在窗臺那個位置對著整個花園。
*遺憾的一處地方:
相比整個改造成果,都是微不足道的小遺憾。唯一有一點點是空間聲場,人一多聲音就特別嘈雜。這可能在后期做一些軟裝來彌補,或者,在室內(nèi)增加一些綠植。
*最大的愿望:
我只希望櫻園可以活下去,希望5年后可以把眾籌的錢全部還掉,以及讓參加眾籌的伙伴們有一點點回報。
就是這樣,希望它可以養(yǎng)活我們,如此卑微的愿望,只有這個,沒有別的任何愿望。
一葦書坊
“動線更好,光線更好,可以喝生啤了。”
2019年10月24日,我們第一次關(guān)注到玉林片區(qū)距離網(wǎng)紅小酒館不遠的彩虹街8號,開了一家新書店:一葦書坊。
2023年8月的傍晚,我們再次走上彩虹街,走進一葦。還沒走攏一葦,在街對面就看見陸續(xù)來書店參加晚上分享活動的人。他們坐在書店門外的長凳上,看書、發(fā)呆,或跟老朋友、新朋友扯兩句。改造前,一葦門口也有一張木質(zhì)長凳,這張長凳的形制依然保留住了,在改造后書店的門口。
·改造后的一葦書坊
如果你記得的話,“精神按摩”店——一葦先后盤下了兩間店鋪,一間是書空間,一間在進門左邊,擺放著一架鋼琴的空間,偶爾用于放映,偶爾用于展覽。
如今,改造后的一葦保留了兩間鋪面的固有格局,用一頂屋檐、一條過廊把兩個空間串聯(lián)起來。大空間是書店,小空間用作咖啡酒館。
書空間的進門,見方大,三面玻璃環(huán)抱,成了一個小展廳。一葦書坊主理人阿俊說,后續(xù),這里經(jīng)常會做一些商業(yè)性的展覽活動。
·行為藝術(shù)家周斌在一葦?shù)姆窒憩F(xiàn)場
而內(nèi)部書空間依然陳設(shè)各類人文社科書籍,目前,重新開業(yè)后的一葦還沒來得及把書都放齊,三面墻壁上的定制書架略顯空落。中央的空間反倒是更寬敞了,一葦將原來的吧臺拆除后,把所有余留的空間都用作于分享,同時,墻面增設(shè)了一面可移動投影幕布。
區(qū)域內(nèi)的凳子采用全定制式,靈活、多變,即可坐,也可收納,完全能容納三四十人,告別了過去“因空間有限被拒之門外”的遺憾。
用四川話來說,更聚氣了,就算是內(nèi)部空間滿員,打開門,站在過廊上還是可以聽得到。關(guān)上門,書空間跟過廊、旁邊的咖啡酒館又互不干涉。
·左為書空間,右為咖啡酒館
改造后的一葦重新營業(yè)以來,用“流動的宴席”“來玉林街頭,喝一杯”兩個系列活動把玉林攪動得火熱,黃博、易丹、何工、葛宇路、周斌、康書雅、張意、夏莉莉、曹雨……無論是詩人、學(xué)者、作者、策展人、藝術(shù)家、建筑師等輪番做客一葦,而鉆進旁邊的咖啡酒館,或許,他們又搖身變?yōu)橹等站票!?/p>
對于咖啡酒館,一葦書坊主理人阿俊調(diào)整了一些經(jīng)營思路,放棄了先前的罐裝啤酒,引入了生啤啤酒——想讓來一葦?shù)呐笥巡粌H能參加活動,也能放心小酌。書和酒,分屬不同的精神按摩方式,卻都能給到大家相同的慰藉和放松。
Q1:一葦才四歲,年紀(jì)輕輕,為什么就升級迭代了?
阿?。?/strong>去年,大概九月,一個朋友最早提議升級,他說他來支持兜底,建議我發(fā)起招募眾籌。后來,跟朋友商量后,我們找了一位都認識的建筑設(shè)計師余明旻,以設(shè)計費來入股,然后,我們還招募了10—20位股東,我現(xiàn)在還沒有準(zhǔn)確的數(shù)據(jù),反正20個人左右,每人出幾萬塊,我出讓單店股份,籌集改造裝修的錢。
Q2:改造過程里,哪項是超預(yù)期的?
阿俊:預(yù)算超了10萬塊錢。我原來以為30多萬可以搞定,最后花了40多萬。外邊的水泥板等材料、里邊定制的家具柜子、專門設(shè)計制作的燈具……只是VI視覺系統(tǒng)就花了幾萬塊升級,專門找了COSMO最早的平面合作者,調(diào)整了文字標(biāo)識使它更明顯。另外,標(biāo)識系統(tǒng)的制作也花了1萬多塊。
Q3:跟過去相比,改造后一葦最大的變化是?
阿?。?/strong>空間的動線會更好,以往做活動,空間動線基本上把外邊的客人拒絕掉了?,F(xiàn)在,吧臺是獨立的,順路過來買咖啡的人、買酒的人,包括坐在里面聊天的人,大家的活動不沖突。以前是一個空間,顯得比較擁擠。
然后,專業(yè)團隊重新設(shè)計了燈光,燈光比原來更舒服、更柔和,光線也更充足。燈光可調(diào)適兩種場景,做活動時,稍微暗一點,總體比較偏暖色,人待著舒服一點。燈具總共花了2萬塊錢左右。
圖書選品會有變化嗎?沒有,書跟以前一樣。但是,因為書架還沒達到我需求的量,后續(xù)我會調(diào)整書架,增加書架的數(shù)量,因為書架改了后藏書量只有2000冊。底下的小凳子收納作用很好,比如我們比較多的作者簽名在書架上放兩本,剩下的可以放進小凳子里,平時可以拉出來做活動。
Q4:書店不光有閱讀空間,為什么還增加了咖啡酒館?
阿俊:你看到吧臺有生啤啤酒機,我們也有很多威士忌、葡萄酒。過去,我們圖書銷售額占到營收的60%,比例太高了,我希望把它顛倒過來,70%營收來自飲品跟酒,剩下30%營收是圖書,每個月做七八萬元以上的營業(yè)額。
咖啡酒館這個空間,我更多希望它是一個社交空間,而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酒館。我選擇的精釀,價格偏低一點,性價比高。大家喝兩三杯都不會喝醉的微醺型酒類,不想一杯把大家喝暈,就沒法聊天了。
另外,這邊的氛圍、定價,都不希望大家有消費壓力。我最擔(dān)心整個空間,當(dāng)時,我也跟設(shè)計師強調(diào)過,空間不能設(shè)計得太精致了。如果太精致了,讓大家下意識感覺這里的東西很貴。我希望一個中學(xué)生都可以輕松走進來。
Q5:后續(xù)運營上,你有沒有新的計劃?
阿?。?/strong>接下來,我希望做的活動跟更多機構(gòu)產(chǎn)生聯(lián)動,而不是單打獨斗,這樣很累,再就是活動的品質(zhì)、傳播各方面都會受限。像媒體,比如說,YOU成都的YOU在場;像出版社,我們知道的知名人文類出版社,我會更多去聯(lián)動,希望他們能線下來一葦做活動。因為除了傳統(tǒng)的大書店,他們可能對一般小書店不太留意,我必須讓他們有信心到這里來。
*喜歡的一處角落:
最喜歡咖啡酒館,我可以隱身在這里頭。對,以前待在這兒,來一個人打聲招呼,來一個人打聲招呼。
*遺憾的一處地方:
就是閱讀空間跟咖啡酒館之間的墻,原來設(shè)計側(cè)面開一個小窗,這邊做活動點東西,可以遞過去。雖然結(jié)構(gòu)上不是承重墻,但是,它的作用是防震,就作罷了。
*最大的愿望:
我有很大期待,就是賺錢,把大家投入的幾十萬塊錢盡快賺回來。
晚讀書店
“借用那句「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p>
洋仔經(jīng)營的書店叫「晚讀」,原位于盛邦街661號,2022年2月20日開門迎客。開門第一天,我們就走進了這家剛新生的書店。
2023年7月25日,洋仔發(fā)布了“一家叫晚讀的書店決定告別大源”的消息,7月26日,洋仔接到了院朵的邀約,他們聊了一上午。
8月3日搬家,8月4日搬書,那幾天都很累,腦子里很多事情模糊了,但洋仔記得,“把一家書店搬空,只需要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
8月5日凌晨3點,在十幾個朋友的幫助下,大源盛邦街661號所有的庫存妥善被運到了玉林蓓蕾西巷2號的社區(qū)花園。
瘋狂生長的植物將晚讀所在的陽光房包裹起來,為了保留幾棵大樹,社區(qū)在空間上做了“不規(guī)則的退讓”。
洋仔坐在一棵樹下,想起了阿多尼斯的那句“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28歲,洋仔從連鎖書店辭職開了屬于自己的書店,30歲,晚讀告別大源一天后在玉林重啟。洋仔下了個決定:這次要是成了,年底就結(jié)婚。
回顧《致那些沒錢還想裸辭開書店的人》
Q1:晚讀2.0最大的改變可能是從大源到玉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打算?
洋仔:一年前,一些同行前輩,比如讀本屋廖老板,還有一些在外地做書店的朋友到大源來看我,他們看到當(dāng)時那個位置,都建議搬。剛開始我還有點不信邪,一方面覺得他們說的有一定道理,另一方面又想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條道路。
其實今年2月和3月,晚讀的銷售額出現(xiàn)了還算不錯的增長,本以為見好了,結(jié)果4月就開始下滑,當(dāng)時如果不是“成都獨立書店市集”兩天撐起了以往一個月的銷售額,很可能面臨腰斬。所以我從5月開始找鋪面,騎著車到處逛,一直到7月,路過玉林蓓蕾西巷,看到正在打圍的院朵,抱著嘗試的心態(tài)找了社區(qū),那邊很給力幫了忙。
Q2:晚讀在未確定新址之前,發(fā)布過一次閉店消息,為什么下了這樣的決定?
洋仔:最主要房租太高了,我算了一下,如果堅持下去可能過完年就徹底結(jié)束了。先關(guān)掉它,還可以保存一些資金,才有機會重啟。
Q3:重啟之后,整個業(yè)態(tài)比例和圖書選品,包括書店運營內(nèi)容上會有什么調(diào)整?
洋仔:如果把今年看作是一個重新開始的話,“我應(yīng)該走怎樣的路,應(yīng)該做什么樣的內(nèi)容輸出”,這是我目前覺得最重要,也是最困惑的事情。
具體方向還在摸索,但是我還是期望將重心放在“書”上,通過書鏈接更多的讀者。會考慮和互聯(lián)網(wǎng)、自媒體碰碰,去做一些視頻。
活動運營這塊可能更傾向于邀請不同領(lǐng)域的朋友,不一定是大咖,只要他在某一領(lǐng)域做著有趣的內(nèi)容,我都會嘗試著去邀請。
Q4:你覺得對一家書店來說,陌生讀者重要嗎?
洋仔:很重要,就像對于任何一個企業(yè)來說,“拉新”都是重要的事一樣。當(dāng)然,這不是說老顧客就不重要,都重要,因為書與“生老病死”并非息息相關(guān),也并非我們幻想中那樣,隨時被需要,所以老顧客和新朋友,都歡迎到晚讀。
Q5:如果有人問開店經(jīng)驗的話,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洋仔:認真考慮租金,可以降低自己試錯成本。我的忠告是,如果沒啥錢還想開一家社區(qū)小書店,那么一個平方米不要超過50塊錢。
*喜歡的一處角落:
店里那棵樹下的沙發(fā),這里有一個陽光房的設(shè)計,陽光可以直接傾瀉下來,天氣好的時候,從樹下望天空特別好看。
*遺憾的一處地方:
大源店有個很有氛圍的樓梯轉(zhuǎn)角,很多客人都喜歡,我自己也很喜歡,這邊無法呈現(xiàn),但沒辦法,這就是過去。
*最大的愿望:
可能對有的人來說,開書店賺不賺錢不重要,但是對我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它就是我的全部。
*
對不起,
浮于野劉大風(fēng)確實擠不到了,
我們下次再見。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