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歡
更多>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軌跡,長春市各高校采取了封校管理措施。吃飯從“成群結隊去食堂”變成了“一日三餐送上門”,學習從熱鬧的課堂變成了網(wǎng)課,即使困難重重,也總有人在默默付出與堅持著。為了給公眾傳播更多的健康貼士和防疫知識,來自長春醫(yī)學高等??茖W校和長春大學文學院的一群大學生志愿者,在長春市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導下,組成了防疫宣傳志愿者團隊,在家里、在宿舍用健康知識“線上戰(zhàn)疫”。
為了增強師生的防控意識,普及健康防疫知識,兩個學校志愿者“集結”了30余名同學,在學校的支持下,集合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以“微信公眾號”為平臺,編輯健康科普圖文,編導“健康防疫舞”,制作“健康防疫視頻”,舉辦參加“健康傳播技能”云培訓,相互幫助,每日不間斷推送信息。自3月8日至今,發(fā)布疫情相關信息共70余條,總瀏覽量3.5萬人次,為抗疫做出自己的貢獻。
“大白”初體驗
疫情突發(fā)時刻,長春大學進行了封閉管控,長春大學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專業(yè)2019級學生池鑫瑤,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報名參加長春大學二公寓志愿者,化身為溫暖的“大白”,協(xié)助老師維持秩序。為隔離學生送餐、環(huán)境消毒、統(tǒng)計學生所需生活用品,不畏風險,迎難而上,用行動詮釋了青年人的擔當與責任?!霸谧龇酪咧驹刚叩拿恳惶炖?,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叫做‘時刻準備著’和‘果斷地即刻執(zhí)行’。接到老師的消息,我們立刻穿戴防護裝備,領取分發(fā)物資。一大箱水果,十幾升的大桶水扛著就上四樓了。第一次穿全套防護服的時候,我的感受只有一個字‘悶’,真的是太悶了。但凡有大幅度的動作,就需要即刻的呼吸,大口的呼吸。這種窒息感還是我小時候被水嗆到時的感覺呢。更痛苦的是,當你穿戴防護服的時候不能夠上廁所,在你站崗期間,如果你想要去廁所,很不幸,只能忍著。經(jīng)此,我才體會到那些全天需要穿戴防護服沖鋒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們,他們是多么的偉大與堅定。我也立志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池鑫瑤表示。
積極普及健康知識
在做志愿者期間,池鑫瑤更深切地體會到,普及健康知識的重要性,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健康習慣,自我健康檢測……在繁重的志愿服務之余,池鑫瑤和其他志愿者們努力學習健康知識,參加市健康教育中心的線上培訓學習。跟隨市健康教育中心丁晶老師、徐力老師以及焦英老師線上學習控制論、健康傳播理論與技巧;在有媒體從業(yè)經(jīng)驗的楊東升老師指導下,在線學習信息編輯和圖文制作;關注“長春E健康”“長春發(fā)布”等公眾號并及時跟進疫情防控信息。不斷提升自己,為平臺輸送優(yōu)質內容,參與平臺推送編輯,把最實用和必要的信息推送給同學們。池鑫瑤表示,面對疫情,預防比治療重要,每個人做好防護,才能戰(zhàn)勝疫情。只有每個人充分掌握防護知識與技巧,才能合力戰(zhàn)勝疫情。宣傳健康知識和分發(fā)物資同樣重要,作為咱長春的大學生,我們都要做好。
創(chuàng)新形式助力抗疫科普宣傳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傳播健康科普是一項技術活兒。長春醫(yī)學高等??茖W校預防醫(yī)學專業(yè)2020級學生雷雨欣,在學習預防醫(yī)學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認真學習健康知識,在“微信公眾平臺”工作中主要負責文章審核、幫助新成員盡快熟悉微信公眾平臺的工作,帶領團隊成員轉載文章、傳遞防疫知識。為了讓同學們適當放松和鍛煉,雷雨欣和小伙伴們在課余時間線上組織同學們拍攝防疫朗誦、手勢舞等視頻,以視頻宣傳的形式為吉林加油、為長春加油,帶動大家為防疫工作盡綿薄之力。
志愿者畢鑫悅,在志愿者活動中,積極參加學校安排,在食堂站崗,提醒同學戴口罩進出食堂,讓食堂的工作人員與同學們,正確做好防護措施。課余時間,在王瑞老師指導下,制作材料音頻,把文字材料轉化成音頻,推廣安全知識,這些工作都讓她充滿力量,充滿干勁。
從零開始,不斷學習,志愿者團隊不斷壯大
其實每一個志愿者都是從零開始,從頭做起的,因為同學們都不是相關專業(yè)的學生,面對專業(yè)的健康知識宣傳,同學們都會仔細校對,反復檢查,生怕出一點差錯,給大眾帶來誤導。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愿意犧牲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完成各項任務,在對軟件不熟悉的情況下,也會主動上網(wǎng)查找資料自己學習,竭盡全力完成工作。隨著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防疫宣傳中來。
標簽: 長春醫(yī)學高等??茖W校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