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歡
更多>人腦遙控蟑螂的行動,聽上去很科幻,但現(xiàn)實中卻真的出現(xiàn)了。上海交大碩士研究生李廣曄在導師張定國的指導下,利用人類的大腦意念遙控活體蟑螂。這項研究實現(xiàn)了人腦實時控制活體蟑螂走S形軌跡和Z形軌跡等任務,并將在機器人頂級會議ICRA2015上展示。
中國人實現(xiàn)人腦遙控蟑螂新聞也引來網友議論,有網友表示,好樣的,中國科研研究不必西方國家差。還有網友稱國產黑科技已經這么厲害了。
科幻電影《阿凡達》虛構了利用“腦-腦接口”技術實現(xiàn)異體生物控制的科學夢想,日前,這一想法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究所生機電及生物機器人實驗室得以實現(xiàn)。碩士研究生李廣曄在導師張定國的指導下,利用人類的大腦意念遙控活體蟑螂。
該成果獲得2015年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IEEE RAS)學生視頻競賽第二名,并將在機器人頂級會議ICRA2015上展示。
該研究建立起了人腦與蟑螂大腦的功能性“腦-腦接口”,把人腦信號發(fā)送到了蟑螂大腦,實現(xiàn)了人腦對蟑螂運動的遠程無線控制??刂普哳^部佩戴便攜式無線腦電采集設備,控制者根據視覺反饋和視覺刺激,腦部產生方向控制意圖;計算機程序解碼腦電信號,識別控制者的控制意圖,控制意圖轉換為控制指令后無線發(fā)送到蟑螂的電子背包接收器;蟑螂腦部的觸角神經被植入了電刺激的微電極,這樣就制作出了一個可控的活體“機器動物”。
利用藍牙通信技術,建立計算機同電子背包的無線通訊,電子背包可接收來自控制者大腦的指令,通過侵入式神經電刺激技術向蟑螂的觸覺神經發(fā)送特定模式的電脈沖,進而實現(xiàn)人腦對蟑螂運動的控制。
這項研究實現(xiàn)了人腦實時控制活體蟑螂走S形軌跡和Z形軌跡等任務。研究者指出,此項技術拓展了傳統(tǒng)的腦機接口技術,初步嘗試了“阿凡達”式的腦-腦通訊,將來亦可用于現(xiàn)實中復雜地形偵查、排險等操作,還為“腦聯(lián)網”的興起儲備技術奠定基礎。
據悉,研究者近期還將繼續(xù)改進控制模式,實現(xiàn)多人協(xié)同控制多只蟑螂競賽模式演示。
人類之于腦電波的研究已經延綿了60多年,除了審美性極強的小說和影片之外,也零零散散地取得了一些小成果,最起碼,我們基本搞明白了腦電波的基本原理,事實上,連百度百科都能把這項技術解釋得像那么回事兒。
此外,在一些先進的科技展覽上和前沿科技公司的實驗室里,也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讓人興奮的實驗產品,比如2009年的CES展覽上,一款名叫MindFlex的玩具震驚世界,玩家可以用“意志”讓小球懸浮到空中,而且穩(wěn)定程度會隨著玩家意念的專注度而有所變化。隨后,不僅這款玩具被搶購一空,而它使用的核心腦電波技術也開始滲入臨床醫(yī)學、健康養(yǎng)生、乃至可穿戴設備領域。
標簽: 人腦遙控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