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歡
更多>民生無小事 事事關民心
河北各地扎實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工作
切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心用情解民憂 惠民生
提升人民幸福感
面向殘疾人職業(yè)教育培訓,滄州吳橋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開設烹飪、種植養(yǎng)殖、電子商務、手工制作等實用技能培訓課程,目前已經有140余名殘疾人經過培訓走上工作崗位。
殘疾人學員 劉新建:
這次縣里給提供免費的學習機會,我一定用心學、用心記,爭取用學到的技術和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幸福多一點幫扶一人,幸福一家!今年以來,河北為殘疾人提供康復、輔助器具適配、就業(yè)培訓、托養(yǎng)、教育、家庭無障礙改造等服務20萬人次以上,占年度任務的113.2%。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居住環(huán)境,提升城鎮(zhèn)化建設水平,邯鄲磁縣在北部新城區(qū)域啟動了兩礦棚戶區(qū)改造項目。項目總占地520畝,累計投資達到了19.5億元。如今,可容納近6400戶居民的33棟住宅樓已經竣工投用。
邯鄲磁縣光明城小區(qū)居民 索富海:
樓與樓之間的間距都比較大,陽光比較充足。孩子們去樓下玩,我們出去遛彎、買菜都挺方便。
幸福多一點作為2022年民生工程,河北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棚戶區(qū)改造。全省計劃開工11.7萬套,已開工11.77萬套,占年度任務的100.6%;計劃建成棚改安置房10.5萬套,已建成10.55萬套,占年度任務的100.5%。
秦皇島市以基層站點為“主陣地”,在主城區(qū)117個社區(qū)布設“一站式共享服務大廳”,將各個政務部門分散布放的自助服務、繳費充值等設備集約到一臺終端,讓群眾不出小區(qū)就能夠自助辦結各項業(yè)務。目前省、市兩級人社、醫(yī)保、住建、民政等170余項政務服務項目,被納入了秦皇島所有自助辦理服務內容,覆蓋用戶近30萬人。如今,“社區(qū)交、網上批、終端收、幫你辦、不用跑”成為秦皇島政務服務“身邊辦”的新模式。
秦皇島市民 侯宣:
足不出戶,直接在終端上就把事項辦完了,真是太方便了。
幸福多一點作為2022年民生工程之一,今年以來,河北省政務服務系統(tǒng)大力推進“政務服務就近辦、網上辦、自助辦提升工程”,省級已統(tǒng)籌上線64項高頻利企便民應用實現自助辦理;全省接入政務服務智能終端的村(社區(qū))及各類經營網點達到3萬個;除不宜網辦事項外,鄉(xiāng)村兩級認領事項的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創(chuàng)新打造的基層證明網上辦理新模式已實現全省全覆蓋,上線以來已成功開具基層電子證明6萬余張。
衡水市婦聯(lián)通過開展巾幗家政鄉(xiāng)村行活動,在巾幗家政基地中優(yōu)選命名市級“湖城蓮姐”家政培訓中心,對有需求的農村婦女開展育嬰早教、中醫(yī)保健、家政管家等20多個實訓項目,構建集“技能培訓+操作實訓+技能評價+就業(yè)服務”的一體化服務體系。經過培訓的農村婦女手握一技之能,成了就業(yè)市場的香餑餑。如今,衡水市已經累計培訓婦女10萬人次,安置就業(yè)7.2萬余人。
“湖城蓮姐”家政服務員 董慶蓮:
每個月工資到2萬左右,就覺得這一行確實是不錯。
幸福多一點今年以來,河北扎實推進就業(yè)促進工程,開展一系列攻堅行動、勞務協(xié)作、暖心活動,著力支持高校畢業(yè)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yè),不斷健全就業(yè)公共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新增就業(yè)86.8萬人,完成率100.93%;完成職業(yè)技能培訓55.05萬人次,完成率101.9%;30個省級勞務品牌名號越叫越響亮。
2022年唐山灤州市結合城市更新行動,投資5000余萬元,大力推進立體停車設施建設,新增立體停車樓5座,分布在醫(yī)院、公園、景區(qū)等停車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的區(qū)域。同時新增路內停車位665個,逐步實現智慧停車管理。
市民:停車比以前方便了很多。
幸福多一點今年,河北把解決停車難納入2022年民生工程,探索“智慧+立體”模式,緩解停車難題。截止到目前,已建成23.1萬個城市公共停車位,年度新增20萬個城市公共停車位的既定任務提前超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