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歡
更多>日前,廣州東站趕車的人們在提高步速的同時,不忘將目光投給了一位屈腿坐在1號入口處的外國人。他叫Victor,自稱來自波蘭,想通過乞討籌得去昆明的路費。但在附近的街坊都說他撒謊。
他說他是個背包客,3天前來到廣州
咖啡色的平頭和絡腮胡子,一張寫著“票 昆明 ticket for kunming”的紙皮,讓戴著眼鏡坐在安檢口旁的Victor很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他自稱今年25歲,是波蘭人,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他說在這里乞討是為了籌錢買火車票去昆明,那張火車票價值200元。
Victor介紹,三個月前,他從波蘭出發(fā),身上只帶了500美金,計劃是環(huán)游亞洲。途經(jīng)烏克蘭、俄羅斯、蒙古,兩個月前他到達了北京。但當時身上的盤纏已所剩無幾。于是開始了靠乞討來籌集路費,“很幸運,一路都有人好心人相助。”Victor說靠著陌生人的資助,游覽完北京后,他又去了南京、黃山、上海、香港,基本都是坐火車遠行。
3天前,他從香港來到了廣州。Victor說他并沒有明確的行程規(guī)劃,總是邊走邊計劃路線。而他的下一站是昆明,他想從昆明過境去老撾,然后再去泰國、柬埔寨。
Victor說,在北京時認識了一位在廣州學習中文的波蘭女孩,于是萌生了來廣州看看的想法。來到廣州后又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資助,在附近一間房費80元/晚的小旅館居住,他的全部行囊都放在那里。
下午5點,Victor用來乞討的袋子里裝有30元。
他們說他是個騙子,一個月前就在這乞討
“別信他,起碼在這里十幾天了”,在附近工作的清潔工張大叔說,“外國人大方,都是一兩百的給他,中國人嘛,一般給十塊二十塊,一天下來,收入估計過千。”
張大叔說,這個外國人每天都會不定時出現(xiàn),偶爾會有路人停下來和他聊天,他態(tài)度很好,聊完天后,不少人都會給錢他。
“起碼在這里一個月了,我10月10日休假前就在這見過他”,一位在附近執(zhí)勤的民警說。
他承認撒了謊,但這里的人們很友好
面對周邊群眾提出的質(zhì)疑,Victor坦然承認,自己在逗留時間上撒了謊,“我來了10天,但要是跟別人說我在這里逗留那么久,有的人會憤怒。”
Victor說他的確是背包客,還在一個波蘭網(wǎng)站上記錄著他的旅程。但當他把網(wǎng)址輸入到記者的手機瀏覽器時,一直無法連上。Victor說大概是被屏蔽了,正如他在這里也用不了instagram(外國圖片應用程序),因此沒法從網(wǎng)絡上核實他背包客身份的真實性。
南都記者提出是否能查看其護照,遭到了Victor的拒絕。當問及隨手身攜帶的相機里是否有此前旅行的照片,Victor稱因為在香港為照片做過備份,現(xiàn)在相機里只剩下一些在廣州拍的照片。而留有照片的手機也早就在南京被盜了,如今只能靠公用電話聯(lián)系家里人。
Victor說在廣州這幾天,每天都會出去游覽這座城市,走累了再回到這里乞討。但當記者問他去了哪些景點時,他只說出了“tower(塔)”和“park(公園)”,他說因為不懂中文,也不大了解那些景點叫什么。
問起為何不選擇打工來籌集路費,Victor表示作為一個外國人,基本不可能在這里找到短工。至于這些天來,在廣州乞討籌得了多少路費,他也拒絕透露,只表示已經(jīng)籌足了去昆明的路費,“這里的人們很友好”。
Victor表示,明天他將啟程去昆明,只要能買到火車票。
廣州東站警務室:多次勸離,但總會回來
據(jù)東站警務室的值班民警介紹,這位自稱Victor的外國人在東站乞討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民警曾多次勸離并沒收他寫有乞討語句的紙皮,但他總是走開了一陣又回來。
“他沒有對市民造成滋擾,不能強行驅(qū)趕他,有時還面臨溝通的障礙”,面對這個來歷不明的外國人,民警們也甚是無奈,只能見一次勸離一次。
最后,在南都記者準備離開時,Victor問了一句:“對于我的故事,你們相信百分之多少?”
標簽: 廣州現(xiàn)外籍男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