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热免费,女高潮大叫喷水流白浆,精品老肥婆88AV,美女后入视频,日韩h

首頁> 要聞 > > 正文

“舊址”與“新館”兩翼齊飛——走進天津自然博物館

2021-01-28 22:21:2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1月28日電 題:“舊址”與“新館”兩翼齊飛——走進天津自然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周潤健、劉潤芝

紅墻,白窗,這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校園內(nèi)的一座三層小樓,這座看上去有些“簡約”的古樸小樓其實并不“簡單”,它是北疆博物院舊址,也是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前身。

走進這座小樓,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河套人”牙模型、王氏水?;⑹掷L北疆植物科學畫等珍貴展品,一件件呈現(xiàn)在眼前,令人目不暇接。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長張彩欣介紹說,北疆博物院由法國博物學家桑志華于1914年創(chuàng)建,由北樓、陳列室及南樓組成。南北二樓以通道相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工”字形格局。它是我國早期博物館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歷史文獻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館,是中國早期博物館史上的一座“活化石”。目前,館藏各類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巖石礦物標本以及歷史民俗文物20余萬件。

1938年,因戰(zhàn)火等原因,北疆博物院進入了長達70余年的沉寂與蟄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那些昔日的烜赫漸被時間磨蝕,成為如今的神秘與未知。但幸運的是,北疆博物院連同那些從數(shù)千萬年前到數(shù)百年前的化石標本一起,都被相對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為了讓北疆博物院以完整面貌面向社會開放,2015年底,北樓及陳列室進行修繕和陳列復原,2016年1月向公眾開放。2018年10月,南樓修繕一新后開放。北樓以藏品展示為主線,側(cè)重展示北疆博物院藏品門類,南樓則更多地側(cè)重于人文精神展示。

出于對建筑本身和藏品的保護,自開放以來,北疆博物院就實行預約開放,每天接待觀眾200人次左右?!罢鸷场薄安惶摯诵小笔敲恳晃粊磉@里參觀的人的共同感受。

“桑志華不僅留給我們一大批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藏品以及大量珍貴的文獻、手稿、照片等資料,更給我們留下了跨越地域、人種和宗教,殫精竭慮、甘于寂寞、百折不撓的求索精神以及堅韌不拔、執(zhí)著奮進、鉆堅研微、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币晃挥^眾在參觀后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桑志華和他的團隊在科考歷程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睆埐市勒f。

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兩個館區(qū)之一,另一個館區(qū)是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于天津文化中心,于2014年開放。

如果說北疆博物院舊址偏重于科學研究,那么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更傾向于科普知識。新館陳列以“家園”為主題,包括常設(shè)陳列區(qū)、臨展區(qū)、體驗娛樂區(qū)、科普教育區(qū)四部分,是全國較早的集主題單元化和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于一體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科普陣地作用,近年來,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不僅推出了《科學與藝術(shù)——北疆植物科學畫展》《天外來客——隕石展》等一批特色展覽,還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等,推出多個主題展覽,同時引入“云游”“聽游”,助力公共文化服務提質(zhì)增效。

張彩欣表示,通過舉辦各種展覽、科普活動和研學活動,提高了社會公眾的資源意識、環(huán)境意識和生態(tài)意識,也讓很多人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學會了熱愛、尊重和敬畏自然。

兩個館區(qū),南北相望,各具特點,相得益彰。2017年至2019年,天津自然博物館共接待觀眾近800萬人次。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全年仍接待觀眾55萬余人次。

走進2021年,天津自然博物館歲月的年輪又悄然增加一圈?!靶碌囊荒辏V救A舊居和神甫樓也將重新對外開放,新館的一些特色科普活動也在積極策劃中。我們期待,能有更多的人走進天津自然博物館,與‘自然’對話,感受‘自然’的力量,感悟真正的科學精神?!睆埐市勒f。

[ 責編:戰(zhàn)釗]

標簽: 博物館